关注民生该如何来做
2012-02-04
313cn
作为路面一线执法民警,每天面对的是人民群众,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是人民群众,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就成了公安交警的首要任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交警部门作为公安机关的一个重要警种,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工作和队伍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夯实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根基,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基层公安交警部门的领导和广大民警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关注民生,切实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好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把涉及民生的交通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既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又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群策群力,共筑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二、服务民生,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构建维护和谐警民关系。
执法规范化是公安交警部门的生命线,也是维护法律尊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查纠处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作为公安交警部门数量最大、涉面最广的一项执法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相关执法制度,加大对执法的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执法随意性大、不作为、乱作为、特权思想、重处罚轻教育、执法态度粗暴等问题,是新时期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需要重点做好的任务之一,是公安交警部门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内容。
今后一段时期,公安交警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和许多新问题,明年工作的总体设想、目标和重点,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深化乡镇中队建设。针对目前大队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未来一段时期内要积极争取新增警力到各中队科室,除专业人员外全部充实到基层中队,提高基层中队的工作能力。同时,各科室与基层中队民警之间要进行必要的岗位交流,进行科学调整充实一线,确保“一队一所一岗位”的实有警力占总警力的90%以上。
二、深化警务室工作。要进一步明确警务工作室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严格工作实绩考核,切实加强对农村乡镇道路交通管理。要进一步强化乡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最大限度的消除乡镇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健全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范围做宽、做广、做到实处。
三、深化车管所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检查、考核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把好机动车登记、检验关,驾驶人考试关,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的管理,做到对客运、危险品运输、校车、出租车和长期在本地行驶的外挂号牌车辆及驾驶人的户籍管理。其次,要逐步构建“企业主管、交警监管和车主自管”的管理体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提高服务水平。最后,要推陈出新,尽可能配置流动办牌车的装备,实现联网操作,最大限度的方便基层,巩固现有各项服务举措,适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四、深化科技管理应用手段。要继续加大对基层中队和一线执勤民警科技装备的投入,配置酒精测试仪、录音笔、数码相机、指纹采集仪等科技装备,有效提高路面管理效能和质量。要进一步完善非现场执法模式,加大非现场执法的处罚力度,努力提高非现场执法查处交通违法数占查处交通违法总数的比率。
五、深化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要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科学安排勤务,建立压事故保畅通工作机制,实行国省道、县乡公路、农村道路三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做到队所、队室联动,全警互动,大力整治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交通、安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交通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加强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整治,实现整治工作的常态化,排查一个、整治一个、消除一个,力争安全隐患整治率达到100%。
六、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继续以“五进”为抓手,不断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通过加强与宣传、新闻、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县、乡、村、组安全宣传网络,从交通行为规范抓起,建立一套完善的宣传教育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