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天堂河强戒所探索建立STM分期戒治工作模式
近年来,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遵循循证实践的步骤和标准,以成瘾问题干预为中心,探索开展分期分类戒治工作,运用“动机—技能—脱敏—心理能量”干预方法,尝试对不同类别、不同阶段戒毒人员开展相应的戒治干预,取得积极效果。
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是在综合多种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系统促进个体行为改变的方法。该模型提出个体的行为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改变发生在“前思考、思考、准备、行动、维持”五个不同阶段,对处在不同阶段的个体需采取不同干预策略,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改变成瘾等不健康行为,培养良好、健康的行为。依据该理论,天堂河戒毒所探索建立了STM分期分类戒治工作模式,STM是英语单词Stages(阶段)、Types(类别)、Methods(方法)的首字母组合,S代表根据戒毒人员动机水平分为“隔离观察治疗期、身心康复治疗期(包括戒治准备期、戒治行动期)、巩固提高治疗期(戒治维持期)”三个阶段,T代表戒毒人员“人身危险性类、戒断症状类、情绪情感类、戒毒动机类、戒毒认知类、戒毒行为类、社会支持类、药物依赖类”八个类别的问题,M代表围绕生理康复、心理治疗、认知教育、行为训练、康复劳动等方面运用的各种戒治干预方法。STM模式即针对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的靶点问题、戒治目标,综合运用个体和团体训练对戒毒人员开展不同的戒治干预。
自建立运行STM分期分类戒治工作模式以来,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已对2998人次戒毒人员开展了系统戒治干预。运用相关量表对戒毒人员训练效果进行检验,《复吸倾向性量表》后测数据显示良好率由27%提升到46.74%,戒毒人员情绪管理维度、戒毒效能维度显著改善;《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后测数据显示戒毒人员焦虑、抑郁、病态人格、兴奋等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对完成正念训练的戒毒人员进行《正念五因素量表》《正念觉察量表》测量,后测数据呈现显著差异,戒毒人员觉察能力、情绪调控及接纳能力等均显著提高。同时,经过准备期系统训练的戒毒人员晋级到行动期的比例比未接受训练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