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监狱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构建“德”文化教育改造体系

2017-09-01 ken

山东省德州监狱深入落实“1515”教育改造工作机制,按照“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主题思路,聚焦出入监、思想、文化、技能教育和心理矫治,积极构建“德”文化教育改造体系,促进教育改造工作项目特色化发展。

  一、聚焦入监教育规范化,规范罪犯行为养成。一是突出规范落实和行为养成。把“打基础、立规矩”作为入监教育的重心、特色和亮点,做好规范落实、内务卫生、队列训练等工作,增强新收犯身份意识。二是创新罪犯教育方式。着眼教育改造要素的系统化、教育改造格局的社会化、教育改造指向的个别化、教育改造能力的专业化,推出“静心教育”“亲情书信”和“七天学习法”等系列新的教育方式,保证教育效果。三是坚持超前甄别与防范。坚持“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工作方针,建立罪犯跟踪矫治制度,制定《入监甄别实施办法》,从甄别内容、程序、办法、危险评估等方面,对罪犯实施准确甄别。

  二、聚焦思想教育实效化,夯实教育改造基础。一是丰富德文化教育内涵。引导罪犯树立“守法尚德、扬善弃恶、自赎求新、明礼乐学”的教育改造理念,组织编写《德文化教育读本》,组建德文化教育宣讲团,巡回讲解德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二是抓牢反脱逃教育主题。深入开展以反脱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组织道德教育专题讲座、反脱逃警示教育、自我教育主题演讲,播放电视剧《反脱逃警示教育》,加强对罪犯认罪悔罪、脱逃后果危害的警示和引导。三是提高罪犯道德修养水平。举办“学雷锋 促改造”活动,开展《读书提升修养,知识淬炼道德》读书月活动,定期组织主题讨论、心得体会展评等辅助教育活动,成立罪犯思想道德讲师团,举办思想道德、勤俭节约、心理健康等专题讲座,提高罪犯道德水平。

  三、聚焦文化教育多样化,增强素质教育实力。一是开展基础文化教育。坚持“以文化人”理念,持续办好扫盲班、小学班,与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协调,开设初中文化班,提高罪犯学历层次和水平。二是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成立罪犯书画、民乐、音乐等各类协会,深入推进“一区一品”文化工程,丰富寓教于乐形式内容,激发罪犯学习兴趣。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提升狱内广播、电视、《德州育新报》等宣传载体的工作水平,满足罪犯学习交流需要。三是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新春茶话会、趣味运动会、元宵节一区一品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缓解罪犯思亲挂家情绪;组建新生艺术团,与监区联合开展“巡回演出”,丰富罪犯文化生活;举办育新文化节,倡树人文改造新风,培植特色文化品牌。

  四、聚焦技能教育社会化,发挥习艺塑新效能。一是搞好在岗人员岗位培训。按照“立足改造、着眼就业、提升技能、回归社会”的基本思路,聘请社会专家来狱开展服装劳务加工技能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提升罪犯岗位操作技能。二是联合社会优势力量办学。按照“借助优势、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广借社会资源和力量,争取德州市教育局支持,与德州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函授中专班和机电类大专班,与德州劳动服务技工学校联合举办机械设备维修、数控加工、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培训。三是举办技能竞赛活动。举办“技能兴德”系列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车工(普车、数控)、焊工、电工、钳工、钻工、缝纫、烹饪等六个工种的职业竞赛,提升罪犯回归社会自食其力能力。

  五、聚焦心理矫治精细化,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一是强化心理咨询人员培训。开办第四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适时开办心理互助员培训班,提高业务能力,促进心理矫治工作向基础环节延伸。二是完善罪犯心理档案。实施心理健康工程,为每名罪犯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健康评估、矫治建议、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记录,为新入监罪犯开展四项心理测量,及时掌握一手心理动态。三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辅助教育。围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合作意识等问题,组织监狱心理咨询师和外聘专家授课,利用闭路电视举办心理讲座,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罪犯开展专项心理疏导和矫正。开展罪犯自我教育活动,组织罪犯亲情帮教、新生希望救助等活动,定期举办服刑人员家属学校,最大限度争取犯属对监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稳定罪犯改造情绪。

  六、聚焦出监教育技能化,促其顺利回归社会。一是丰富出监教育技能培训。开设计算机、中式烹饪、种植养殖和创业培训等专业,成立“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指导中心”,做好涵盖领航课堂、广播影视频道、多媒体教学、心理导航、读书会、社会直通车、报刊宣传、音乐台等8个版块的“生活有蓝天”出监教育,确保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二是延伸出监教育工作触角。将狱内教育和社会帮教有机结合,举办用工推介会,定期邀请人社、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举办就业形势、安置帮教、社会保障、工商行政法规、税务常识等方面的政策讲座,引导即将刑释罪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其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进行出监教育效果评估。对即将刑释罪犯开展刑释前谈话,进行改造质量评估,填写《出监人员再犯罪可能性预测表》,及时将评估意见寄送罪犯原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实现对罪犯刑释帮教工作的无缝隙、全覆盖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