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戒毒学员做交心的朋友
“选刘警官当我的戒毒导师是明智的。”戒毒人员万某经常这样说。在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连续工作7年的民警刘小辉,他已是戒毒人员心中最好的戒毒导师。他所有的付出只为唤醒戒毒人员泯灭的良知,荡涤灵魂的尘埃,治愈思想的顽疾,开启光明的新生。万某通过向所内报刊蓝莲花报投稿的方式向刘警官表达了自己的内心评价:“说实话,作为一名戒毒人员,我一直对警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抵触,对他们总是有一种敌视心理,根本谈不上什么好感。直到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事,才让我重新对警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我的戒毒导师刘警官,刘警官这个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身笔挺的警服,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却又透露着精神和干练,总是给人一种亲切感。我们戒毒人员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信任的警官和交心的朋友,我们都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他,无论是家里的事还是戒治生活中的事,开心的或不开心的,我们都一股脑儿通通都告诉他。但是每次我见他总是面带笑意的倾听,没有一点不耐烦的表情,我心里总在想,难道他就真的愿意听,工作不累,没有烦恼的时候吗?”
戒毒人员李某说“我还戴过刘警官的眼镜。”原来,李某的眼镜坏掉了,他给自己的戒毒导师刘小辉说了这情况。刘小辉的一个举动让在场的所有戒毒人员都感到很惊讶,他将自己的眼镜取下来给了李某,并且还说:“我们的度数都一样大,就先戴我的吧,别嫌弃。”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一种什么样的情操啊,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情,却足以看出“戒毒人员无小事”这句话在刘小辉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警官拉近了戒毒人员和警察之间的距离,刘小辉既是警察也是他们的戒毒导师,更是他们的朋友。
戒毒人员邱某自2009年初中毕业后一直无工作,整天无所事事的他很快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自那时起,他的生活中有了新的“伴侣”——毒品。自此,一系列社会恶习开始如泉涌般袭来:“抽烟、喝酒、打架…”。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逆转,吸毒成瘾的他屡次被送入戒毒所。入所后,初中文化的邱某本身对毒品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清楚,认为自己年轻,短短的两年戒治期对于自己不过是烟火掠过而已,根本没有把戒除毒瘾放在心上。这样的消极戒治心态导致其无法正确的处理好他和其他戒毒人员的人际关系,无法处理好管理和被管理之间的关系,给民警的管理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阻力。作为戒毒导师的刘小辉不但没有因此而放弃这名戒毒人员,而是迎难而上,多次与他交流谈心,掌握了邱某爱好国学文化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性戒治措施。通过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促进邱某心理的健康发展,帮助他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重塑情亲纽带、发挥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树立戒治的信心。一方面,刘小辉通过认知教育和心理治疗,从问题的持续时间、程度、强度是否泛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正确引导,加强日常生活的关怀和帮助,让其正视现实,以一个成年人、成熟的有担当的人来面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改变其“无法正确面对戒治”的不良心理,让其明确自己作为一名戒毒人员一味的消极抵抗、不配合戒治只会给自己及家人带来更多的伤害。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让他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不断提高自我认同感和快乐学习的健康心理,让他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面对现实和戒治。持续半年之后,邱某在“心语周记”里写到:“没想到古时候的人还有这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呀,以前还真的不知道这些知识,怪不得自己招人烦、惹人厌,都是自己不懂人情世故、不懂规矩的结果呀!从现在开始,我不但要学要背要懂,还要亲自去做、去努力,改掉以前的坏毛病。”这段肺腑之言让当时批阅心语的刘小辉很是欣慰。
而今,邱某已不是以前的“傲慢无礼、消极戒治”的戒毒人员了,他不但会做到听管服教,还会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并向民警反映及时可靠的信息。当看到寝室卫生差时,他会主动去打扫;当看到有行动不方便的戒毒人员上厕所、洗漱时,他都会主动去搀扶;当见到其他戒毒人员有违规违纪行为时,他会立马上前制止并向民警及时反映情况。现在,充满自信和正能量的他得到了大多戒毒人员的认可,也得到了大队民警的认可,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了。他也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态度的改变,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和谐融洽,对戒治生活也不再抵触,对美好的明天也充满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