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进社区强戒警察又辟新战场

2017-12-21 ken

  “好久没听说谁家丢这丢那了”“几天不见那几位强戒警察真是想得慌”……一进入河南省郑州市俭学街社区,就有不少居民向《法制日报》记者谈论着自己的感受。

  “简单的说教是没有感染力的!强戒警察用真实的事例来宣传吸毒的危害和戒毒方法,居民们容易接受,‘无毒社区’的理念更能深入人心,真正能够提高广大居民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增强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我们真是感谢那几位强戒警察!”居民张伟说。

  居民口中的“那几位强戒警察”,是郑州市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该所政委李萍向记者介绍:“我们把一个个真实案例编成故事,积极参与‘无毒社区’创建活动,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落实对社区内每个吸毒人员的监控和帮教工作,还能不断创新禁毒宣传模式,教育、影响、带动广大居民参与到禁毒工作中,切实提高平安禁毒宣传的成效。”

  “我真的不知道是毒品,就是感觉服用了充满刺激!钱花完了,我就去偷。不敢去社会上偷,就在小区里偷左邻右舍的……如果当时有人提醒,我也不会越陷越深。”在郑州市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的刘某,向警察任红璠吐露了心声,“我尝试过戒毒。戒毒成功以后,有一次,我在小区里又见到了过去的那几个朋友,结果还是没有抵住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诱惑,总觉得吸一点应该没事。”

  刘某说,父母忙着做生意,对其疏于管教,所以学习成绩很差。他第一次接触毒品时,只有16岁,而且是在自己家里。那时,他初中毕业没考上理想的高中,情绪极度低落。一次,一个长他两三岁的邻居敲开他家门神神秘秘地说:“这个能解愁,你试试吧!”他对毒品没有任何了解,怀着好奇心,学着邻居的样子猛吸了一口,从那以后慢慢上瘾了。

  这件事对任红璠的触动很大。她说:“我们不仅要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矫治,更要发挥社区在戒毒、禁毒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们所里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呈低龄化趋势,的确令人担忧。吸毒人员在社区里生活,如果把这个阵地利用好,就能有效抵御毒品诱惑。”

  任红璠曾经矫治过这样一位戒毒人员。

  张某因打架被学校劝退。辍学后,17岁的他在社会上打工。一次与朋友聚会时,身边的人给了他一粒药丸,告诉他这是一种可以让人“很嗨”的东西。他吸食后,感觉整个人放松了,一直很亢奋。

  “刚开始,一个月吸食一次,后来一月两次,慢慢就上瘾了。直到被公安机关抓获,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张某说,不少吸毒人员都有类似经历。

  “一些青少年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心理防线脆弱,容易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甚至认为吸食毒品是一种时尚。更令我心痛的是,他们接受强制隔离戒毒后,还有一部分复吸。社区与居民最为贴近,对居民家庭的情况最为了解,而制毒、贩毒、吸毒者往往隐匿、蜷缩在社区之中。”任红璠说。

  “冰毒、K粉等新型毒品作用于人的神经中枢,让人产生幻觉,精神亢奋,更适合年轻人心理特征,相较于海洛因等产生麻醉效用的传统毒品,新型毒品危害更大。”郑州市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社区开展禁毒宣传。

  前不久,任红璠等身着警服在文博广场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发放《毒品防范知识手册》。一位居民问她:“戒毒有没有特效药?”任红璠回答:“冰毒等新型毒品对神经造成长期甚至永久损害,吸毒人员会出现幻觉、谵妄、行为冲动甚至暴力倾向,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还没有特效药。”

  宣传活动后,有多名居民要求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当禁毒宣传志愿者。让郑州市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感到欣慰的是,禁毒宣传的队伍越来越大,全民参与禁毒的意识明显增强。为此,该所专门组建了禁毒宣讲团。

  11月20日,郑州市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到登封市告成镇庙张村小学进行禁毒宣传。强戒警察庞芳通过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课件,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毒品、吸食毒品的危害、如何抵御毒品的诱惑、如何防范被骗吸毒等相关知识,并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来说明吸食毒品的危害,让广大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及危害性,特别是一些新型毒品的特征和危害。

  据了解,今年以来,宣讲团已深入社区、学校开展禁毒宣传16次,发放宣传折页10万余份,组织宣传展板巡回展览50次。

  “我国目前吸食海洛因、大麻等传统毒品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使用摇头丸、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的人数持续增加。因此,社区宣传教育活动要有的放矢,不断增强针对性,把防范新型合成毒品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我们除了进行‘无毒家庭’‘无毒社区’专题活动之外,还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等平台,提高居民群众毒品预防知识和抵御毒品能力。”郑州市金水区司法局局长刘耀东说。

  注重戒毒人员所在社区作用

  讲述:郑州市白庙强制隔  离戒毒所民警  任红璠

  每一位接受强制戒毒的人员,染上毒瘾的原因是不一样的。要让他们戒掉毒瘾,就要对症下药,了解他们吸毒的诱因,让他们彻底抛弃逆反心理。我认为,简单的说教往往会让他们表面上接受,而不能从心灵深处触动他们。所以,要注重发挥强制戒毒机构、戒毒人员所在社区、医疗单位等多方面的作用,真正做到共同发力,有效矫治戒毒人员。

  20岁的苏某被强制隔离戒毒后,逆反心理极强,不愿接受矫治。我在与其谈心时,得知他很牵挂自己的父亲。当我问及其父的情况时,其闭口不谈。我和他的管教警察商量后,决定到其家中走访。到他家后,才发现其父生病瘫痪在床,苏某是家中独子。他是在苦闷、情绪低落之中,在别人的诱惑下,想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看到苏某家中困境,我心里十分难受,当场把身上的500元钱拿出来放到其父的床头,然后找到社区负责人,共同向当地领导反映其家中情况,请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回到所里后,与我一同去的管教警察找到苏某,告知其相关情况。苏某被彻底打动了,积极配合教育矫治工作。后来,苏某被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我们回访发现,苏某在社区的帮助下,找到工作,生活稳定,没有复吸行为。

  李某因染上毒瘾后,妻子与其离婚,女儿辍学在家。他被强制戒毒后,最牵挂的就是女儿。我到其所生活的社区走访发现,其女儿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因父亲吸毒受到同学们的歧视,不愿去上学。我通过社区悄悄对孩子进行资助,帮助其重返校园,并叮嘱她不要告诉父亲,是我们在对其进行资助。后来,孩子在探视父亲时,说出了“任妈妈是亲人”这句话。在其父追问下,孩子才说出实情。孩子走后,其父像是变了个人,安心接受教育矫治,并积极配合管教警察教育其他戒毒人员。

  如今,我们一线管教警察把互动教学、教育改造纪实、预约谈话、矫正日志等特色教育方式,与辅助教育、个别教育和内协外调的帮教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与社区工作者密切联系,了解居民情况,矫治效果凸显。我们所在全省率先创新的“以学定教”“认知改变”的“积极存在”教育模式和走进社区学校禁毒宣讲团的做法,获得社会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