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隧道内的沧桑痕迹
上海提篮桥监狱百年寻迹(下)

2018-09-20 ken

上海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给这些古老的建筑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法律保护和实际保护。提篮桥监狱已经成为一张固化的名片,永远留在上海滩的记忆里

提篮桥.jpg

图为现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人员在室外活动的情景。居杨 摄

 法制日报记者 余东明 实习生 李楠楠

苍绿的爬山虎紧紧地趴在几面灰黑的高墙上,明媚的阳光透过窄小的铁窗投射出几缕斑驳的影子,不远处的习艺车间传来隆隆的机器声……百年来,时光在这森严的高墙里缓缓流淌,它穿过庄严肃穆的门房,流过十字楼沉默的橱窗,淌过那一扇扇禁闭的铁栅门,最后定格在一把“乌龟锁”上……

2013年,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像“乌龟锁”这样神秘而又神奇的物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460间监室共用一把钥匙

“哒哒、咔咔咔、哒哒……”每天清晨,服刑人员都会在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哒哒”声中起床,声音由远及近,通过细心辨别,他们可以准确判断今天来开门的是“生手”还是“熟手”。

提篮桥监狱每幢监房共有五层,与常见监舍设计不同的是,这里每个楼层的两排监室都是呈“背靠背、肩比肩”之势,每排四十六间。

“早晨,值班民警须在半小时内打开所有监室铁门。”民警刘洪博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老民警动作熟练,节奏清晰,富有韵律,而新来的民警动作生疏,节奏难以把握,所以服刑人员光听声音就能辨别开门者是老是新。

百年来,这种开锁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被誉为“清晨三部曲”。“一幢大楼460间监室,共用一把钥匙,这把钥匙长十厘米,有锁舌三道,每次打开需转动三次,而每开一道门民警需前行两步,于是这优美如舞者的开锁风景延续了百年。”刘洪博介绍说,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便于日常管理和实际操作。

现在,监区的每个楼层大门上又加装了一道电子锁,给提篮桥监狱的安全再增添了一道防护。

其实,在提篮桥监狱,像这样的锁具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有名的一种因形似乌龟而得名,被称为“乌龟锁”。

民警赵虎被同事誉为的“锁保姆”,自打成为一名监狱民警后,便从师父那里传承了这门技艺,专门负责管理维修这里的所有锁具,已有几十年。

“这锁既精巧又耐用,它的设计与传统锁具不同,锁身有一块可移动的小铁片,既可以将锁扣隐蔽起来,又可以保护锁孔不受侵蚀。”在赵虎的指导下,记者打开了一把“乌龟锁”,发现它在锁与开之间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要么严丝合缝,要么敞开无遗。

这把“乌龟锁”看着不大,竟有四五斤重,时间的打磨已让铜体表层早已包上了一层厚厚的“浆体”,美丽中透着古朴。

绞索绷断印度犯死里逃生

提篮桥监狱有一处“十字监”,因建筑结构设计呈“十字”状而得名,与这里其它的监室相比,十字监的监室更为宽敞,还设有坐便器,建设之初专门用来关押外籍犯人,所以又被称为“西牢”。

如今这里已不再关押服刑人员,而被建设成上海监狱陈列馆。三楼一隅设有一座室内刑场,就是提篮桥监狱闻名于世的绞刑房。

这座绞刑房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有一个人在这里躲过了死神的“追缉”……

记者跟随刘洪博来到这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上海夏天的潮湿更给这里增添了一份阴森。绞刑房面积不大,四面被厚厚的钢筋水泥墙包裹,只在2米高的地方留出了两个窄小的通气孔。

“这是两块活动的地板,手闸一拉,地板就往下打开,脖子上被套了绞索的人随之下坠,然后凭借这个下坠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人绞死,减少痛苦。”刘洪博介绍说。

《提篮桥监狱志》记载,印度籍杀人犯乌码定是在这里被执行绞刑的第一人。

此后的岁月里,这里一共执行过8次绞刑,然而其中一次却出现了意外。

印度籍商人阿玛辛格是个胖子,体重超过200斤,因杀人而被判绞刑。行刑那天,当一切就绪后,行刑者拉开了手闸,然而就在他迅速下坠的一刹那,绞索应声而断,阿玛辛格被重重地摔在了二楼地板上,居然没有死!

根据西方律法规定,绞刑只许执行一次。既然死神“失手”,那就让他活着吧,于是阿玛辛格就被改判无期徒刑,遣送回印度执行。

租界当局派人调查了绞索绷断意外事件,用一个同等重量的沙包进行试验,结果绞索同样应声而断。有人做手脚排除了,原因也找到了,原来绞刑架的横梁是一条工字型钢轨,棱角锐利,绞索在200多斤坠力的作用下,瞬间被切断。此后,工字型钢轨被替换成圆柱形钢梁。

如今,绞刑房走进历史,锈迹斑斑的绞刑架、松松垮垮的绞索,已没有了昔日的肃杀威严,而这段故事和提篮桥监狱其他故事一样永远留在上海滩的记忆里。

用形形色色囚服区分刑期

在陈列馆的一角,一些形形色色的囚服引起了记者注意,这些衣服一看就是专门设计的,颜色各异,上面还有很多林林总总的标记,陈列馆讲解人丁喜华给记者解答了其中奥秘。

“租界时期提篮桥监狱未决犯的囚衣为浅蓝色,上面没有标志,已决犯囚衣则在膝盖和肘弯处加印英文字母‘Y’。”她说,为了便于区分不同刑期,囚衣上还会有相应标识。

“刑期1个月至1年的单衣为白色、棉衣为黑色;刑期1年至3年的,上衣前襟左上角缝有一窄条红布,而5年至7年的则缝有一窄条黄布,7年至10年的为一宽条黄布。”她说,有了这些标识,狱警在管理中可以一目了然。

然而这些囚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黑白相间的囚服,这套囚服以中襟为界,上衣左黑右白,裤子则左白右黑。丁喜华介绍说,这就是提篮桥监狱闻名于世的“阴阳囚服”。

“黑白代表阴阳,穿上这身囚服,寓意此人一只脚还留在‘阳间’,另一只脚则已跨进‘阴间’。因此,只有判处死刑等待执行的囚犯才有‘资格’穿这身囚服。”丁喜华说。

在陈列室里,还有一样东西备受瞩目,那就是一个镶嵌在墙上的圆形仪器。

“这是更表,以前用于记录和考核值班狱警的巡逻值勤情况。更表分为两种,一种是安装在每层楼面两条走廊中心位置的固定更表,另一种是由执勤狱警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更表。”丁喜华说,它们启用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当时属于最新技术,后来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旧时提篮桥监狱这种用于监督考核狱警的“物件”还有很多。

比如那条“三脚凳”,记者上前一试,发现只能半坐,否则就会翻到。“凳子三个脚呈‘不’字形,用料单薄,狱警偷懒久坐或者打个瞌睡,凳子就会翻倒。”丁喜华说。

如今,不论是阴阳囚服、更表,还是“三脚凳”都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具人性、更为科学、更加规范的教育改造制度和队伍建设制度。

新时代的提篮桥监狱正通过严格执法、赋予希望,激发服刑人员“从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的转变,通过“内涵式发展”和“红烛精神”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监狱警察“从要我奉献到我要奉献”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古老建筑群闪耀历史光芒

灰黑是提篮桥监狱的常见色。灰黑的大门、灰黑的墙体、灰黑的地面,11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监楼相互环抱。身处其间,不免会被无形的萧杀和冷峻所震慑。

徐家俊老人,现年77岁,1972年进入提篮桥监狱工作,后任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史志办主任,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提篮桥监狱的建筑历史和现状。

这里的第一幢监楼于1903年竣工启用,后陆续增建,到了1935年,形成了占地60亩、楼房10余幢的建筑规模,四周建起了5米高的围墙。

而目前,提篮桥监狱共有11幢4至6层的监楼,一幢8层的医院及其他建筑,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占地60.4亩,共有监室近4000间。

“11幢监楼组成了一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建出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历史上提篮桥监狱就以关押和惩罚手段为主,故其防逃功能非常强。”徐家俊说。

这里的监舍特点就是面积狭小,每间只有3.3至3.4平方米,旧时关押三个囚犯,而且没有床,一到晚上,必须轮流睡觉,这样的安排除了惩罚犯罪以外,还便于关押和看管;旧时监舍外走廊都是中空的,狱警走在外道,可以同时兼顾上、中、下三个楼层的情况,以提高看管效能。

徐家俊告诉记者,“提篮桥监狱这种独特的设计在上海甚至在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即便到了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也未见过时。”

百年后的今天,提篮桥监狱所处位置已经成为上海城市中心地带,周围居民密集、高楼林立,与大墙内逼仄的场地形成鲜明对比。早在2013年,关于提篮桥监狱的搬迁问题就引发热议,引来诸多媒体的普遍关注。

回望全国那些知名的老监狱,拆得拆,搬得搬,能如此完整地保留并正常使用的,唯提篮桥监狱硕果仅存。

“所幸的是,2013年国务院将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给这些古老的建筑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法律保护和实际保护。”徐家俊说。

对于上海来讲,“提篮桥监狱”已经成为一张固化的名片,成为无法抹去的历史痕迹,沧桑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它永不逝去的青春。

(文中服刑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