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安宁监狱实施“45633工程”统筹推进“五大改造”

2019-04-19 ken

云南省安宁监狱实施“45633工程”,努力推动“五大改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抓紧“四项教育”,强化政治改造统领引航作用

强化思想教育,引导服刑人员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到“五个认同”,着力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拥护党、爱祖国、爱社会的守法公民,切实做到认罪悔罪、遵规守纪、积极改造。

一是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将每月第一周的“学习日”确定为“政治教育学习日”,通过集体教育、理论宣讲、每晚收看《新闻联播》等方式,促使服刑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成果。

二是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将每年元旦、七一、国庆等节日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日”,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政治改造讲评、红歌合唱比赛、集体缅怀先烈、播放主旋律优秀影视作品等活动。

三是开展法治教育,将每周一晚间学习时间定为法治教育时间,通过邀请知名律师进行宪法宣讲、集中学习、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等形式,促使服刑人员树立法治意识。

四是开展道德教育,将每周二晚间学习时间定为道德教育时间,通过学习典型、诵读经典以及“忏悔、守法、感恩、自新”主题教育等方式,培育服刑人员道德观念,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改造积极性。

二、抓牢“五个重点”,筑牢监管改造基础底线作用

坚守安全底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制度,不断强化罪犯遵规守纪意识,培养良好的改造行为规范,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一是以监管秩序为重点,突出改造环境整治。坚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效发挥应急处突分队作用和禁闭隔离室惩戒效能,对服刑人员开展纪律整顿,强化服刑意识和纪律意识。

二是以区域管控为重点,突出监管制度落实。加强网格化管理,横向建立以劳动岗位为基础、习艺流水线为脉络、工艺片区为单元、执勤岗位为纽带的现场管理网格;纵向建立以劳动工具管理、重点部位管理、重点环节管理为基础的责任网格,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以推行板块化移动为重点,突出现场管控职能。不断强化警察直接管理和现场管理,严格执行“五一三”制度,严厉打击服刑人员“三单”行为,严控服刑人员活动区域。

四是以公平公开执法为重点,突出阳光文明执法。严格开展计分考核、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执法活动,认真落实狱务公开、监狱长接待日、监狱开放日等制度,进一步严肃法律权威,激励守法改造。

五是以物品准入管理为重点,突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监狱AB门管理、物品定置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做到违规违禁品“零带入”,服刑人员物品“全塑化”,确保狱情犯情可控。

三、抓实“六项举措”,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作用

坚持改造人的宗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三课”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以个别教育为抓手,以心理矫治为重要手段,落实好教育改造各项工作,切实发挥教育改造的攻心治本作用。

一是加强“出入口关”教育。对入监罪犯抓实身份意识、行为规范教育,为中期改造奠基础;对即将出监罪犯开展适应社会、就业谋生教育,为刑释铺路搭桥。

二是加强认罪悔罪教育。通过开展“我忏悔、我悔过”细读判决书活动,组织服刑人员算犯罪账、写悔罪书等方式,促进罪犯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心理健康等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三是加强分类教育和个别教育。科学分析犯罪归因,因人施教,增强教育针对性。开展教育改造系列座谈会,发挥好“传帮带”作用,通过“三辩一识”(辩声音、辩背影、辩字迹、识别罪犯)创新个别教育考核模式,有效提高警察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

四是加强罪犯学识教育,引导罪犯“把刑期当学期”,主动改造,提升学历,提高素养。

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每晚警察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举办讲座、大课教育、预约谈话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调节方法普及教育,促进服刑人员学会心态调整和心灵重塑。

六是开展亲情社会帮教教育,每年在重大节日引入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开展法律援助、亲情帮教、社会帮教等活动,形成监狱主导、社会参与等多种形式的帮教体系,感化服刑人员。

四、抓细“三个创新”,拓展文化改造净魂塑心作用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励人、以文塑魂”的主要目标,结合“心怀梦想、走向新生”系列文化活动和“一区一品牌”创建活动,不断增强服刑人员改造内生动力,促进积极改造。

一是积极打造物态文化,缓解服刑人员情绪。加大监狱服刑人员专网、演播中心、广播站、狱内《回归》小报的使用,用罪犯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先进的时代文化融入到文艺汇演、情景剧、健康操和狱园歌曲、曲艺表演等活动中,运用视觉识别构建室内外文化载体,营造“处处有文化、时时受熏陶”改造环境。

二是积极打造精神文化,净化服刑人员心灵。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传统文化润心灵”和“书香飘动进高墙”主题系列活动,打造传统“孝文化”示范监区和书香文化示范监区。以监区文化艺术节、服刑人员春晚、回归艺术团巡回演出、与社会文化团体共融共建等方式,不断培养服刑人员良好的文体兴趣爱好,让罪犯在潜移默化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

三是积极打造行为文化,转变服刑人员观念。通过“改积之星”、荣誉榜、表扬栏等正能量引导罪犯自我看齐、自我规范、自励进取;曝光不文明行为引导罪犯引以为戒。

五、抓好“三个提升”,突出劳动改造矫正培塑作用

矫正服刑人员好逸恶劳恶习,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有正确劳动观念、良好劳动习惯、过硬劳动本领的社会劳动者。

一是提升职业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依托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丰富教学资源,以市场和罪犯需求为导向,拓展技术教育平台;加强与社会企业对接,开展适合服刑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推介平台;结合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提升罪犯劳动技能,做到“身怀一技”。 

二是提升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结合监狱产业结构实际,对服刑人员开展劳动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危险物品管理、劳动工具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与能力,促进平安改造。

三是提升劳动素养。劳动改造矫正恶习,通过对服刑人员劳动改造的评价,增强劳动获得感;对服刑人员开展管理理念、团队协作、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和塑造服刑人员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其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真正使其从社会的危害者,变成社会的建设者,进而促进社会的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