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浦口监狱探索运用新媒体助力警营文化建设

2018-05-07 ken

编者按

江苏省浦口监狱位于长江之滨、老山南麓,已走过60年发展历程。近年来,浦口监狱在注重传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引入现代元素加强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微信平台先后制作发布多期反映基层普通民警工作生活的作品,传递核心价值观、汇聚励警正能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江苏省浦口监狱”微信公众号也被省司法厅表彰为2017年度“十佳优秀政务微信公众号”。本期专栏,小编就带你透过监狱微信这个“窗口”,去感受一下监狱民警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所思、所想、所悟。

监狱警察版《我们不一样》MV抒写忠诚情怀

“我们不一样,每天奔走在巍巍高墙里,把勇敢正义给未来的你。我们不一样,默默坚守用尽一己之力,付出只为了社会温暖如意……” 1月15日,浦口监狱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由监狱民警改编制作的监狱警察版《我们不一样》MV,歌曲视频一经发布,迅速被网友转发,并在网络爆火。

短短数天,先后被人民网、凤凰网、搜狐、新浪、澎湃、今日头条、中国长安网官方微博、司法部官方微博微信、法制日报官方微博以及《江苏卫视》综艺频道、腾讯视频、优酷视频、乐视视频媒体平台和江苏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河南司法微信公众号、河北司法微信公众号等全国20余家媒体转载播放,累计点击量超过100万次。

“监狱人民警察版的《我们不一样》爆红网络,歌曲唱出了广大监狱警察的心声,也唱出了他们的信仰、忠诚与坚守。”人民网微博在1月18日的评论中指出。

监狱警察版《我们不一样》MV由民警自己改编、自己演唱、自己拍摄制作,让很多民警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同样,浦口监狱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也吸引了众多民警的关注。

“十九大报告100题,你能得多少分?”2017年十九大召开期间,浦口监狱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套学习十九大报告自测题,立即引起了监狱民警的“围观”,获得了多个点赞和200余条评论。

据浦口监狱宣传教育科长蔡远文介绍,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监狱坚持“线上”与“线下”协同推进、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变“点对点”为“点对面”,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既有政策理论的深入解读,又有改革发展成果的生动展示,还有广大民警的切身感受交流,形象直观、生动感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的目标是‘线上’的宣传引导生动活泼,‘线下’的政治学习也落地见效。”据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耿瑞虹介绍,近年来,浦口监狱突出政治建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旗帜鲜明讲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精神、弘扬先进”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人民满意先锋岗”创建,定期举办党史和理想信念讲座、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唱响红色经典歌曲等活动。

副政委王毅介绍说,监狱还常态化开展民警荣誉仪式,为新招录民警举行入警宣誓仪式,为老民警集中开展光荣退休仪式,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通过庄严的仪式感强化民警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读书堂”的线上分享和线下体验

“走读历史,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寻找记忆、寻求共鸣的门。”青年民警陈志芃。

“这本书早就在我的书架上。虽然知青岁月距离我有些遥远,但是,今天再次读起,联想起书中描写的画面,仿佛一幕一幕在眼前重叠。”青年民警于洋。

“四十年前的青春故事,四十年后的青春答案,在每个读者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在行走中穿过时光,在阅读里感受力量。”青年民警孙阳。

……

1月30日,浦口监狱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寻找青春答案》,青年民警的感悟分享与粉丝的留言互动,折射出青年一代民警对人生的理解。

据孙阳介绍,1月24日,浦口监狱在浦口区永宁街道“知青故里”举办第二期“读书堂”活动,20余名青年民警手捧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围坐在3名有着知青经历的老一辈监狱民警身边,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把书中的情节演化为眼前的真实映像,大家像是穿越了时空,真实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孙阳体会颇深:“我们都觉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文字、思想的分享,不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也能缓解工作压力,愉悦身心,为今后工作积蓄力量。”

据悉,去年9月,浦口监狱成立“读书堂”并举行首次读书分享活动。第一期“读书堂”以研读张晶先生的《望知兴叹》为主题,10余名青年民警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分享了读书收获和心得体会。活动还邀请到省局《江苏警视》编辑、二级作家刘颖作主题点评。

“引导民警多学习、多思考,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李森介绍说,“读书堂”以“搭建读书平台、推进读书交流、营造读书氛围”为宗旨,针对民警所用所需来选定书目范围,用民警普遍欢迎并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努力营造勤学善思、健康向上的学风正气。

“活动后,监狱还会及时通过微信、微博平台组织交流分享。”李森补充说,这样线下体验和线上分享相结合的方式,也有助于扩大民警的参与度。

据李森介绍,监狱还依托“珍珠泉大讲堂”,邀请社会知名学者来监授课,着力提高民警政治素养、法律知识、管教艺术和文化底蕴。自2011年创办以来,共举办各类讲座70余期,7000余人次民警聆听了讲座。

“深夜食堂”:33期、10万人次阅读

“朋友,您好!感谢走进FM195.7‘深夜食堂’,我是韩丹,晚上九点向您问好!今晚和您分享的文章是……”带着青春活力的声音,通过电波在夜色传递。

据浦口监狱办公室主任、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王东亚介绍,音频励志栏目“深夜食堂”是浦口监狱微信公众号上创新推出的一档音频广播节目,2017年7月中旬开播,每周录播一篇与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生活等息息相关的短小文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因为题材新、接地气,切口小、导向好,引起广泛共鸣,深受观众欢迎,在系统内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和点击率,目前已播出33期,阅读量超100000人次,受众分布在全国各省份。

“虽不是专业电台,但浦口监狱尽心尽力打造的‘深夜食堂’节目,比许多地方电台都好听。”监狱微信公众号一位网友这样留言。

“我是‘深夜食堂’的忠实粉丝,每周三晚上九点,我都会用心聆听着属于我们自己的节目——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自己的声音。”外省监狱系统同行也在留言区为深夜食堂打call。

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微信作品系列化,也是浦口监狱力求打造警营文化品牌的不懈探索。比如,监狱通过系列MV,抓拍监狱民警的特有风采,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017年3月,一首《成都》唱响大江南北。很快,浦监版《成都·坚守》应运而生。“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老山的灵秀/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亲人的温柔……”因为曲调清新、歌词接地气,被普通民警广泛传唱。

同样在缤纷3月,一曲浦监版《南山南》面世:“你在老山的晨曦中/暮云翻飞/我在石佛的余晖中/望穿秋水……你在对囚子的教化中/痴心不改/我在从警的道路上/勇敢坚定……”词作朗朗上口,曲调荡气回肠,画面清新优美,名噪一时,感染了包括监狱民警职工及服刑人员家属等很多人。

传承兼有突破,创新永无止境。从深情婉转的《成都》到明朗飞扬的《南山南》,从仙侠玄幻般的《凉凉》到铿锵有力的《我们不一样》,可以看出浦监民警的默默坚守、开拓奋进和血脉里固有的赤诚与担当。正是这些主旋律、正能量的不断积累、持续激发,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合力,推动监狱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愿景:让更多的“草根”民警有出彩的机会

在浦口监狱碰到行色匆匆的王东亚时,他刚从几位老干部那里采风回来。“我们按照监狱的计划要求,正在策划一期微信作品,宣传我们一位平凡的老同志。”王东亚指着监舍楼一侧静立着的一座人像雕塑介绍说:“就是他,王臣卿王老。”

据王东亚介绍,王臣卿1928年生,1942年从军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因伤残从部队专业到地方,1974年调入浦口监狱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时任监狱副业大队副大队长的王臣卿,积极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一个人、一双手、一把锹,不辞辛劳、默默奉献,一年数次深入老山腹地挖掘树种,先后参与在监狱修建各式花坛百余座,在监内培植栽种水杉、雪松、腊梅、棕榈等树苗1500多棵。因为他挚爱种植树木花草,人们又尊称他为“花科长”。

王老一生默默无闻,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执着于栽花种树,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但其人其事却在一代代民警中口口相传、影响广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每天上下班,匆匆路过的监区民警从雕塑前走过,向“花科长”投上一份钦佩的目光,在心底也会默默升腾起一股暖流。

“我们的青年民警也都是杠杠的!比如说刘媛,就是一个优秀的代表。”浦口监狱团委书记赵俊介绍说,3月5日,共青团江苏省委和江苏省志愿者协会在南京举办“青春建功新时代 七彩志愿社区行”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启动仪式,为2017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颁奖,浦口监狱二级警员刘媛从全省各行各业推荐的近300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荣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称号。浦口监狱微信推送刘媛的事迹后,许多民警由衷点赞。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在与浦口监狱微信制作团队和通讯员交流时,他们的表态令人动容: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好每一个为监狱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监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民警的默默奉献和接续奋斗。”诚如耿瑞虹所言:“我们要传承好浦口监狱的优良传统。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