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干警如何弘扬赶考精神
2017年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强化忧患意识,提高政治警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对各种矛盾问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监狱作为政法部门的组成之一,肩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特殊任务。同时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线,在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中肩负重要职责。在新形势下,监狱干警如何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弘扬赶考精神,将监狱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需要我们深沉思考。
一、赶考精神与监狱工作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主席形象而深刻地喻此为“进京赶考”。 临行前,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啊!”周恩来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车队一路北上,途径唐县、保定、涿州于25日入住香山。至此,党中央首脑机关迁入北平,这无疑是一场政治大考试,这段话也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标志。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时指出: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赶考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综合治理经过不懈努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但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社会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对于广大政法干部特别是监狱干警来说,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有多少机遇需要把握,有多少难关需要攻克,有多少困难需要克服,有多少奇迹需要创造,只有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才能使更多的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才能使监狱实现持续安全稳定,为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作出重要贡献;才能对服刑人员进行科学、文明、有效的教育管理,为促进社会主义司法文明进步、公平正义作出重要贡献。
二、监狱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监狱机关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强烈的忧患意识,勇于面对挑战,善于击退困难,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新贡献。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监狱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社会环境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失去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其实也可以说我们的信仰是毛泽东思想,在那个年代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效。改革开放后,社会利益趋于多元化,各阶层间的利益分配逐渐明显,人们的信仰一下子没了,没了国家信仰更谈不上共产主义信仰。特别是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多元思想交流碰撞,诱惑与挑战花样翻新,人们的思想道德“防线”不断下滑乃至崩塌,导致了社会结构和人们正义观念的“失衡”现象。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列宁也称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作为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社会遭受冲击也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监狱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暴力机器之一,社会理念也在渗透着,不仅渗透着干警工也渗透着服刑人员,一些干警也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是以把犯罪的公民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为目的,监狱作为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之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 2017年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政法战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全国政法机关要强化忧患意识,提高政治警觉,增强工作预见性,不断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全面提升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对各种矛盾问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锲而不舍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要坚持不懈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各级党委要切实抓好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源头性、基础性工作,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要加强和改善对政法工作的领导,选好配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研究解决制约政法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必须排除社会干扰,必须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让全体干警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押犯形势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给我国发展、安全、稳定带来新的挑战。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任务艰巨,社会矛盾复杂程度加深,公共安全风险增多,刑事犯罪高发,且违法犯罪形态发生了新变化,不仅重大恶性事件仍时有发生,而且新型违法犯罪也不断增多,传统违法犯罪不断变换手法,呈现出动态化、团伙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由此,监狱的押犯数量也持续高位运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罪犯、具有农村户籍的罪犯、流动人口罪犯、无一技之长的罪犯数量较大,押犯结构也日益复杂,重大刑事犯、暴力犯、涉黑涉毒犯、二次判刑以上罪犯、危安暴恐犯数量高居不下,职务犯、老病残犯、女性罪犯、外国籍罪犯以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等罪犯数量不断增多。特别是《刑法修正案(八)》关于限制减刑规定、《刑法修正案(九)》关于终身监禁制度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关于减刑的限定,无疑将导致部分罪犯抗拒改造心理加剧,监管场所面临的监管安全管理压力、执法压力和教育改造难度增大。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客观对待,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认真研究,探索新时期罪犯怎么关押、怎么管理和怎么改造的模式,促进刑罚执行公平正义,不断提高改造质量,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为社会增加和谐因素。
(三)执法环境
我国作为世界大国,每年进出监狱的人数在几十万,监狱的收押任务很重,监管安全压力很大,规范执法压力很难,教育改造任务艰巨,而司法制度和司法活动始终处于高热状态,任何执法瑕疵或管理教育失误,很可能被媒体引起炒作,甚至是个别问题被扩大化,抨击整个司法体制或司法活动。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传播主体的大众化、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随意性,给网民提供了自由交流与表达的空间,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相互激荡的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甚至将罪犯视为弱势群体,而将监狱干警视为强势群体看待,对监狱干警平时勤勤恳恳不去正面宣传报道,而是矛头指向极个别涉监涉警涉犯的负面信息恶意炒作,甚至是一些不实报道或“陈年旧账”,常常使干警蒙上不白之冤。但监狱毕竟是监狱,任何国家的监狱都是镇压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反抗和破坏、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的,监狱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厉的惩罚性,惩罚是刑罚所固有属性,是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专政工具之一,警察作为对罪犯施加惩罚和改造行为的主体,罪犯作为刑罚执行工作的客体对象,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法定的惩罚和改造,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容淡化的,然而一些媒体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追求新闻“看点、卖点”出发,抓住公众心理特征,关注罪犯的权益保护,热衷于炒作监狱的个别案例,致使监狱执法慎之又慎,惩罚功能逐渐弱化。
(四)执法标准
多年来,我国监狱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加强和创新治理,监狱管理、教育、执法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监狱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当今世界一切都在快速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但面对监狱工作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政府和社会对监狱工作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公众对监狱工作的期望也日益提高,我们只有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透事物本质,从事物相互联系中发现潜在风险,把握大势、见微知著,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然而惯性思维的影响,监狱工作自身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干警对法律知识学习不够,表现为业务素质不高;干警执法方法简单,表现为执法不够文明;干警执法顾虑较多,表现为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等问题。也存在理论研究对监狱工作智力支撑不够的问题甚至是根本就不去进行理论研究,认为是空谈。
三、破难题,补短板,构建监狱工作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去西柏坡,但“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面对公共安全问题复杂性的加剧、面对新型犯罪的出现、面对监狱罪犯构成的严峻性,监狱在管理教育等防控体系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用赶考精神,破难题,补短板,在症结点上出实招,开创监狱工作新局面。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前行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面对监狱遇到的挑战,我们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弘扬赶考精神,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洞察重大隐患,破解疑难杂症,不断增强干警工的政治定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说:“对理想信念的检验,和平年代不像战争年代那样直截了当,但依然可以分出优劣高低。领导干部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有理想信念的影子。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和重大考验面前,公私是否分明,法纪是否严明,就是对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最好检验。”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因此,要使干警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自己追求的真理、遵循的规律,我们唯有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
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实践表明,只有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要锤炼自己成为“金刚不坏之身”,就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培植自己的精神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正如习近平同志讲的那样:“党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团结前进的精神旗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我们这些捍卫国家机器者的核心和灵魂,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并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才能坚定理想信念。
其次要树立常态化学习理念,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共产党人要修身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这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习近平同志曾强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关系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虽然治国理政事务繁忙,但仍坚持集体学习,可见学习的重要性。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作为监狱干警,无论从组织生活上还是个人生活中只有将学习作为一种精神支柱,筑牢“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持之以恒,使学习常态化,方能增强本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对监狱工作中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监狱干警将学习作为一种常态化,不仅要强调看读了多少书,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理解了多少,应用了多少,实践了多少,努力把学到的知识成果转化为监狱改革发展的思路、促进安全的举措、抓好落实的本领。
第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学到的东西指导工作实践。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读书学习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首先重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认真读书学习的基础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只有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结合工作实践把读书学习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时刻明白什么是必须牢牢坚守的,什么是必须坚决摒弃的,才能悟通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用其去解决一些难点和疑点问题,才能自觉运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真正融入监狱工作中。
(二)筑牢监狱干警的精神支柱,增强“赶考”思想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构建精神家园、增进思想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成为人们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创造奇迹的精神航灯和信念路标。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大力弘扬赶考精神,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就需要依靠文化坚定执法理念,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为监狱安全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是与中国革命文化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革命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爱国主义精神为灵魂,在中华儿女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几代中华儿女不畏万难,勇往直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可以说中国革命文化是以特有的革命情怀、革命精神、革命实践为基础的红色文化,无论是战争年代、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发展时期,中国革命文化都激励和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奋勇前行,凝结着我们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因此,应结合监狱实际工作需要,通过宣传中国革命史,弘扬革命英雄人物,使人们认识党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发人们更加凝聚力量,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监狱干警作为代表国家执行刑罚的职业群体,只有铸就爱国之“魂”,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形成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生命力,才能凝聚干警的“心”去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实现刑罚执行的公平正义价值、惩恶扬善功能和预防犯罪的作用,才能激发干警用“心”来管理教育罪犯,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创造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积淀了厚重质朴的民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监狱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场所,要以积极的态度认知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浸润、感染、熏陶的功效,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三是与中国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保证。一个单位没有文化内涵,没有精神的支撑,工作和发展就会缺乏生命力。因此,监狱要结合自己的性质和发展历史,以革故鼎新与兼容并蓄相结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放包容的姿态,来提炼监狱精神,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激励人、教育人、感化人。培育监狱精神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与监狱干警、罪犯对监狱文化的期待相协调,把优秀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各项制度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流程,在监狱干警层面,形成能够凝聚人心、陶冶情操、激发活力的文化氛围,使干警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罪犯层面,要将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技术教育融入到监狱文化建设中,使罪犯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使其释放后具有重新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一名守法的公民。
(三)打造敢于担当的干警队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监狱干警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监狱干警的时代责任。可以说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长期以来,监狱干警身处特殊环境、面对特殊对象、承担特殊任务,干警们迎难而上,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踏实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面对各种危险,更好地履行了管理教育改造罪犯的职责使命。实践充分证明,成绩是干出来的,突破是拼出来的。
一是以钻劲和韧劲推动工作。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对于监狱工作而言,由于面对的对象不同,要想实现安全稳定的目标,关键是要紧盯目标不放,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以锲而不舍的毅力咬住目标持续发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细抓实抓到位,力争干一件成一件,不达到目的、不完成任务决不罢休。如果我们一事当前,畏首畏尾,生怕行差一分踏错一毫,就永远无法放开手脚,永远只能因循守旧,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于我们监狱工作来讲,由于国家刑事法律法规和政策密集修改,罪犯构成将日趋复杂,各种思想观念激烈碰撞,传统的管理、执法和改造理念也面临严峻考验,如果不敢攻坚克难,不敢率先突破,瞻前顾后,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只能是守摊子,也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反对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的观念,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不断突破思想认识、体制机制上的种种束缚,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罪犯改造之路。
二是以干劲和拼劲推动工作。改革越往纵深推进,问题和矛盾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刑事犯罪也就处于高发期,监狱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出击,鼓足干劲,铆足拼劲,积极争取,以更高的目标、要求和标准推动工作落实,而是被动等靠,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要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事不避难、奋勇向前,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敢于突破旧框框的束缚,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拼搏中闯出新路,以底线思维保安全、护稳定,增强工作前瞻性、实效性,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
三是以气魄和担当推动工作。《礼记·杂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这是说“在其位,谋其政”,有担当、有胆识,在岗在职在状态,理直气壮地履好职、担好责。当前,监狱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如果我们没有干事创业的气魄和担当精神,从不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事,更不干冒风险、得罪人的活,信奉不干事不出事、不尽责不负责,过于看重自身安全,过分计较荣辱得失,该闯的不敢闯、该试的不敢试、该担的不敢担,那我们的事业很可能停滞不前,我们必须在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啃“硬骨头”,牢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敬业的政治品格,勇于直面问题,弘扬“工匠精神”,以“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操守和情怀不断开创监狱工作新局面。
(四)善于主动拥抱现代科技,付诸实际行动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谁能在科技创新上抢先一步,谁就能开辟一片新天地。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的是罪犯,监狱的刑罚执行直接关系到刑事裁判的正确执行和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但面对违法犯罪信息化、智能化新趋势,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打造更多“撒手锏”,抢占罪犯管理教育制高点,最终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
一是建设智慧监狱。“未来,人类社会将进入所有人、物都可互联互通的‘万联网’时代,颠覆性技术将层出不穷,更多超乎想象的奇迹将会发生。只有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具有进入更前沿领域的勇气,才能掌握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使政法工作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孟建柱,《提高工作预见性 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日报》(2017年02月15日 07 版)]”建设智慧监狱是适应形势的需要,面对违法犯罪信息化、智能化新趋势,面对监狱罪犯服刑周期的延长,面对管理、教育、改造、执法中的难题,我们应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善于运用“互联网+”,使装备用上去,警力减下来,效率提上去,去做传统人工手段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把监狱工作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二是让信息化建设为监狱持续安全护航。坚持一切为了实战、一切服务实战,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思维和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大力完善监控、报警系统、监狱大门建设及信息同步建设,实现联动报警、联合处置,加强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管理,使监狱的安全防线更趋严密。大力推进监内楼宇门、楼层门及封闭区域门门禁控制建设,推行电子点名、电子巡更,实行夜间罪犯监舍红外幕帘、移动侦测报警,实现罪犯日常管控全过程、全方位。
三是让信息化建设规范执法。加快推进数据流、业务流、管理流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发挥数据在决策指挥、打击防范、应急处置等方面先导性、预警性作用,提升实战能力。实行罪犯行政奖惩、法律奖励网上运行,全面运行罪犯减刑假释协同办案平台,实现法院、检察院与监狱办案网上传输、网上通联以及远程庭审。实现罪犯考核奖惩、分级处遇、刑罚变更、罪犯钱款账目及购物、接见亲属等信息自助查询,实现罪犯考核、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公开公示制度,定期发布信息。接受监督,保障罪犯合法权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监狱工作思路和任务已经明确,我们应始终保持学习新知识、探索新事物的激情,弘扬赶考精神,善于调查研究、精准发力,形成破解监狱工作难题的合力,进一步构建完善监狱工作创新发展体系,提高刑罚执行效能和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文明进步,实现监狱工作创新发展的新目标。
河北省石家庄监狱监区长、医院院长